
金控配资·
《开屏见“好”》栏目,聚焦山东好人好事,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、上开屏、上首屏,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“身边的榜样”,讲述精彩山东故事。

“要不是他们金控配资·,我妈不知道会被压在车下多长时间,后果也不堪设想……”10月12日,远在南京的亓文才通过视频电话,向老家山东汶上的几位好心人连连道谢。三天前,他年逾七旬的母亲郑凤香骑车摔倒,被电动三轮车压住,幸遇曹务民、邓玉宝等老乡伸出援手。
10月9日上午,连续降雨导致道路异常湿滑,郑凤香骑着电动三轮车去县城看望老母亲。行至246省道郭楼、寅寺两镇交界处时,她突发眩晕,连人带车翻倒在地,被上百公斤的车身重重压住。“等我醒来时,就感觉头也疼、腿也疼,有什么东西压在身上,想动也动不了。”她回忆。省道上货车多、车速快,情况十分危急。
紧急关头,从县城卖完菜回家的汶上县郭楼镇郝营村村民曹务民恰巧路过。隔着马路,他看见一辆三轮车轮子朝天,底下还压着人。“不好,出事了!赶紧救人!”他来不及多想,立即停车穿过马路准备施救。见老人满脸是血,他试图抬车,可因年迈力弱,使出全身力气也没抬动。
正当曹务民焦急时,从郭楼镇返城的装修材料店老板邓玉宝也来到了事发地,他停下车一路小跑过来。同时,一位开轿车路过的年轻人也停下参与救援。三人合力抬起三轮车金控配资·,将老人扶到车座上。
紧接着,邓玉宝拨打了120,曹务民帮老人联系家人,年轻人两次穿过马路取来纸巾为老人擦拭血迹。救护人员赶到后,先为老人处理了皮外伤,见老人意识清醒,能正常跟家人联系沟通,且家人正赶来,征求老人意见后便先行离开。曹务民一直等到老人被家人接走才放心离开。
“这有啥,谁见了不帮一把?”10月12日,面对亓文才和其母亲的感谢,曹务民有些不好意思。事发当天,冷雨淅沥,他第一个开始施救、最后一个离开,前后在路边逗留了一个多小时。回家后却只字未提,镇里通过救护车上的行车录像找到他时,他正忙着收菜装菜。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救人,七八年前他也曾救助过门前摔倒的老人。“有人说,这种事能不偎(方言,不靠近)就不偎,说不定就会讹上你。可我还是相信世上好人多!”
邓玉宝也不是第一次救人。五六年前,一位妇女从他店门口摔倒,他将其扶至店内休息,直到状况稳定后才送走。“救人不是为报答,而是不救心里过不去。”采访时,邓玉宝还反复提到和他们一起救人的年轻人,当时只看见他开了一辆白色轿车,救完人啥都没说就悄悄离开了。遗憾的是,由于没有留下影像,这位好心人至今未被找到。
“当时着急给母亲看病,也忘了留下好心人的联系方式,等母亲出院后,一定要找到他们当面感谢。”亓文才说,母亲平时随他和哥哥在南京居住,此次回老家探亲不料发生意外。“我和哥哥都不在身边,幸亏有这些素不相识的好心人。”他表示,母亲检查结果为小腿骨折,治疗后即将出院,今后自己也会把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。
郭楼镇党委副书记路笃存透露,亓文才虽身在南京,却常年心系家乡,连续多年捐资助学,累计捐款已超过二十万元。“无论是路边救人,还是捐资助学,类似的好人好事都不算轰轰烈烈,但却连成了一个闭环,营造出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。”
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一边是默默助人的汶上好人,一边是心系故土的在外游子。他们的善举,在不经意间交汇。
(大众新闻记者 王浩奇 实习生 张颖 赵冠宇 通讯员 姬生帅 编辑 张春宇 设计 魏亦汝 统筹 吕原)金控配资·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